無論是稚嫩的兒時年歲,或是羞澀的青年時光,還是逐漸穩(wěn)重的工作時期,一路上都會遇到眾多良師相伴。他們,為我們慷慨無私地補給知識的滋養(yǎng),耐心懇切地引導我們走過人生的迷茫,他們,猶如成長路上的一盞盞明燈,指引我們一路前行。
今年6月王元轉崗到廢鋼區(qū)域學習,陌生的環(huán)境、崗位都讓他有些迷惘,甚至有些不知所措。
“你好,我叫劉強,是咱們區(qū)域丙班班長,也是你的師傅,以后你就叫我強哥吧!”
一句簡單的介紹,讓焦慮不安的王元一下子鎮(zhèn)靜了許多,初見的親切,讓他對這個素未謀面的班長產生了好感,并注定了他們的師徒情緣。
師者,傳道受業(yè)解惑者也。師傅劉強已有10年工作經歷,基礎知識扎實,經驗豐富,在日常工作中穩(wěn)重隨和,踏實認真。從最基礎的操作規(guī)章制度、再到現(xiàn)場實操,所有的作業(yè)程序都是“手把手”教,在面對徒弟的“十萬個為什么”時,當師傅的他耐心地講解,直到弄懂為止。
劉強也會把自己遇到過的緊急情況及處理辦法一一列舉,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徒弟,并時常告訴他:我們要將SOP標準化落實到生產的每道工序和每項作業(yè)中,讓標準化操作成為習慣,讓生產全過程標準化管控,為自己負責,為企業(yè)負責。
徒弟王元轉崗僅僅幾個月,一腔熱情、活潑好學。在談起徒弟時,劉強欣慰地說:“王元雖然是轉崗,但他人聰明,一點就通,學習能力強,又虛心好學,他只是沒有接觸過廢鋼驗收,缺少對區(qū)域環(huán)境的認識和材料類型的判定經驗,不過他我相信他會在短時間內就能迅速上手,熟練掌握了廢鋼工藝流程。”
談起師傅時,王元也有說不完的話題,他笑著說到:“初到廢鋼區(qū)域,就感受到師傅和藹可親。在日常工作中他教會許多,避免了自己摸索,走彎路。同時,他還像大哥一樣關心我、鼓勵我,不斷克服困難,取得進步”。在一次驗收廢鋼時,中下層物料中混有含渣量大的物料和雜質,王元不知道如何解決時,想起師傅說過的,嚴格按照現(xiàn)場檢測定結果對廢鋼進行定級,達不到標準要求的,依據現(xiàn)場情況進行降級處理,頓時豁然開朗。
俗話說:師傅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這個領進門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情,關鍵在于怎么領,怎么教,怎么學,在徒弟的心中師傅就是榜樣,師傅的做人處事,人格魅力都是徒弟學習的關鍵。作為師傅的劉強,他是一個平凡的人,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?;蛟S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一個個榮譽的裝飾,也找不到一個個光鮮事跡的點綴,但他卻完美地詮釋了傳道為師,師如明燈的寶貴品質。
愿我們一路上有明燈指引,愿每一盞燈都光亮如初?。?/span>煉鋼廠 唐文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