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腐是冬天餐桌上常見的食材,入了冬之后我們一家人最喜歡吃的就是白菜燉豆腐,都是簡單的食材,卻能做出鮮香的味道。
冬季是吃豆腐的好時節(jié),豆腐常見,做法一般也很簡單,炸、煮、炒等都可以,配上小蔥或者大白菜、羊肉、牛肉等,一頓熱乎乎的吃下去,換來一身的溫暖。每每吃豆腐時,我都會想起我的爺爺,多年前,他靠著賣豆腐彌補了我們家經(jīng)濟上的捉襟見肘。
那時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,父母常年在田地里耕種,我們一大家子人口又多,花錢的地方有很多,經(jīng)濟上時常是捉襟見肘,家里孩子生病了都不敢去看醫(yī)生,只是按照土方法去治。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,爺爺挑起了擔子開始賣豆腐。豆腐都是爺爺自己做的,在我們家簡陋的廚房里時常泡著一大盆黃豆,黃豆泡漲了后,爺爺就把黃豆挪到拐磨子旁邊,開始磨黃豆。那個有些年代的拐磨子據(jù)說是祖父打制的,平時只用來磨包谷,爺爺賣豆腐之后,它的作用就大了。
爺爺磨豆子的時候先是把豆子倒在小石磨子的磨眼里,然后推動石磨子上的木手把,一圈一圈來回轉動。磨黃豆是件體力活,而爺爺腰上有傷,不能夠久站,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都會幫爺爺磨。在爺爺手里看著很輕松的活兒,到了我們手里干起來便覺得十分費力,轉幾圈便轉不動了,這時爺爺又會忍著腰痛,把我們換下來。
磨完了豆子,爺爺就開始點豆腐,這一個步驟也費時費力。他要不停地用瓢把豆?jié){揚起來,再揚起來,不斷地重復著,這一過程要持續(xù)一段時間。豆腐先是變成豆腐腦,然后爺爺把大鍋里的豆腐腦舀到豆腐包里,包嚴實后再壓上大石頭,豆腐腦里的水滴滴答答了一整夜,第二天豆腐就能切成塊拿出去賣了。
天一早,爺爺就挑著他的豆腐擔子走街串巷,大聲叫賣。那時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,爺爺就憑著雙腿,走遍了我們村,又走遍了鄰村,最遠還到過當時的市里。為了多賺一些錢,在趕大集的時候爺爺常常是大半夜起來準備,去集市上搶好位置,曾經(jīng)還遇到惡霸,為了保護一擔子的豆腐,爺爺忍氣吞聲。在老家流傳著一句順口溜,世上有三苦,撐船打鐵賣豆腐??梢娔ザ垢娴檬且患量嗟氖虑椋蔂敔攨s從沒想過放下豆腐擔子,而是一直挑著擔子到他累彎了腰。爺爺就這么辛苦著,為我們爭取來了更好的生活。
每每吃豆腐時,我的腦海中就浮現(xiàn)出爺爺彎著腰磨豆子、挑擔子賣豆腐的模樣,這一份溫暖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。(計量檢驗中心 王嬌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