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近年關(guān),討論越多的便是“年”。準備年貨,添置新物,迎接春節(jié)假期……許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得著手準備,這其中,象征熱鬧的煙花爆竹也得準備一些。
爆竹聲中一歲除,仿佛只有聽到那陣陣熱鬧的爆竹聲,仿佛只有看到那朵朵綻放的璀璨煙花,才算是過了年。記得以前過年,在等待跨年的除夕夜,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了鞭炮,有條件的還會準備不少煙花。等零點一到,四下里不約而同地響起鞭炮聲,鞭炮小到“幾百響”,大到“幾千響”。在“噼里啪啦”“砰砰砰”的聲響中,熱鬧了寂靜的午夜,也迎來了嶄新的一年,尤其是煙花,更受人們的喜愛,也更得小孩子的歡心。
煙花有成箱裝成的,也有一套五六根裝在一起銷售的,成箱裝成的煙花適合大人燃放,而成根的煙花是孩子們的心頭好。一根煙花,可以放出十幾朵不同顏色的煙花。為了達到和成箱煙花一樣的效果,孩子們常常約好時間,在零點前聚集在某塊空地上,待聽到第一聲鞭炮響便興奮地給煙花芯子點上火,接著,一朵朵煙花“嗖”的一聲就竄上了天空,膽小的孩子常常是一手捂著耳朵,請求膽大一些的孩子點燃火芯?;鹦颈稽c燃的剎那,孩子們便把煙花高舉起來,比誰的煙花放得最高,比誰的煙花開得最大,有些甚至高興地跳起來,邊放邊喊叫著:“再高一點,再高一點。”
煙花一朵一朵往天上躥,孩子們仰著頭,伸長著脖子望著深藍色的蒼穹,那晚的夜色本來和其他夜晚沒有什么兩樣,一樣是深藍且高遠,可能懶洋洋的掛著幾顆星子,但因為有了煙花的點綴,那一晚成了以后每個新年回首時,常常會想到的夜晚。它們肆無忌憚地沖上天空,又將最絢爛的幾秒鐘在天空定格,隨后變成一片黑暗,融于夜空。往往煙花放完了,孩子們還在癡癡地盯著天空看,期待著黑暗中能夠再有幾朵煙花開放。但一根煙花的數(shù)量是一定的,這樣的期待往往落空,不過孩子們并不覺得失落,因為那天凌晨的很長一段時間,天空并不會缺少煙花,他們可以在別人燃放的煙花中,繼續(xù)自己的喜悅。
過年放鞭炮,燃放煙花,多是圖個喜慶,圖個熱鬧。我們在固定的時間、固定的日子,點燃鞭炮、煙花,表達著對新年的歡迎,表達著對熱鬧生活的期望,即使它們都很短暫,不過彈指一揮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,但那片刻的絢爛已經(jīng)足夠我們銘記許多時日。(計量檢驗中心 莊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