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火爆炒”和“小火慢燉”是做菜過程中的兩個對立面,一個急切熱烈,一個溫吞從容,像極了生活中的急性子和慢熱型這兩類人。生活中,我的先生就是這樣一位“慢燉”生活的人,他的“慢時光”把生活調(diào)劑得有滋有味,也給我?guī)硪恍?/span>人生的啟示。
偶有周末一起休假時,收拾屋子成了我們心照不宣的約定。我喜歡乘著陽光正好,在光影里穿梭忙碌、擦拭打掃;先生喜歡曬著太陽,拿著抹布仔細擦拭一件喜歡的物件,偶爾抬頭看看窗外的景色,有一搭沒一搭地跟我聊著天。收拾任務(wù)繁雜,有時候我會催他幾聲,他手底下能稍微加快下速度,但認真的勁頭不減。我有時會調(diào)侃兩句:“伙計,這速度干下去,咱出門應(yīng)該到晚上了吧。”他憨笑著回答:“急啥嘛,屋子收拾舒服了,才能住的更舒心不是。”
每到這種時刻,我就會想起上學(xué)時聽過的一個故事:一對夫妻走在路上,妻子神色匆忙悶頭趕路,而丈夫走走停停,時不時駐足觀望,最后妻子在催促和抱怨中和丈夫走完了這段旅途,可是兩人卻收獲了不同的旅途體驗。是啊,與其催促,不如陪伴,兩個人一起看沿途的風(fēng)景,享受內(nèi)心寧靜的共鳴,在這快節(jié)奏的時代里,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。
先生一有時間便陪在孩子身邊,有時陪她一起做游戲、手工、畫畫,有時帶她去游樂場歡騰,或者天氣晴朗時帶孩子去爬山親近大自然。在與孩子一起做手工時,他會示范、引導(dǎo),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成每一個細節(jié),父女倆擠頭趴在客廳茶幾上,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,時不時發(fā)出陣陣笑聲。每當(dāng)看到這種沒有催促和責(zé)備的溫馨場景,我仿佛感到時間都慢下來了,滴答滴答地走著,每一分每一秒都浸潤著開心與享受。他不會因為沒玩手機而感到煩躁,也沒有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而去熬夜補娛樂時間,他就是淡然地接受生活中撲面而來的瑣事,并用他的慢方式過好生活。
潛移默化中,我們生活的節(jié)奏也實現(xiàn)了同頻共振。他陪我回大學(xué)母校的旅途中,我們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,兩個人拉著孩子的手走在大街上看看風(fēng)景、品嘗特色美食。沒有旅游攻略,也摒棄了條條框框和卡點式的景點旅游,我們擁抱著秋日的陽光,欣賞著藍天白云下略顯光禿的綿延的石頭山,尋找著最懷念的地方、最想吃的美食,像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一樣,過著最普通平常的一天。在返程途中,先生邊開車邊哼著歌,我腦海中突然就冒出一種小火慢煨下,鍋內(nèi)咕嘟咕嘟冒著氣泡的景象,生活中的一些事情,沒有計劃就沒有了束縛,反倒在看似漫無目的中尋得了真正的快樂和寧靜。
先生的“慢時光”不慢,讓我們一家三口都按時成長,帶著內(nèi)心對生活的滿足感和堅持,我們慢享時光、慢品生活。(設(shè)備管理中心 楊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