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,去醫(yī)院開點藥,結(jié)果被一位門診老大夫深深吸引了。她高鼻梁,大眼睛,燙著卷發(fā),不問年齡還以為她頂多不過60歲,沒想到她已經(jīng)71歲了。但她依然神采奕奕、耳聰目明,正在認真熱情的為患者排憂解難呢。
原來這位大夫姓張,是一名退休的中醫(yī)大夫,大老遠從北京過來,在漢中也只呆兩三天?,F(xiàn)在大多人看病都用西藥,相較于西藥見效快,中藥便顯得有點遜色,但是中藥有它獨特的魅力,人常說中藥治根,真正調(diào)理身體的還是中藥。張大夫雖然已經(jīng)退休,但是依然被邀請到各大城市巡診。聽說她這次是只身一人來到漢中后,我便更加佩服她。我在想,一般家庭如果有這樣年紀的老人,大多子女都不放心老人單獨出遠門,估計自己本身也會有所顧忌,但是張大夫似乎已經(jīng)淡忘了自己的年齡。據(jù)說,常年奔走于各大城市。她不僅行動矯健,思維敏捷,而且還處處奉獻自己的智慧。
總算輪到我看病了,她看看我的舌頭、瞧瞧我的手,一邊號脈,一邊對我說:“體內(nèi)濕寒重,氣血虛。”然后又給我教了一些穴位的簡單按摩方法,開了藥,說堅持鍛煉,對身體有好處。臨走之時,張大夫微笑著對我說:“你是個有福之人,將來肯定兒女孝順。”雖然我極不相信這些,因為在兒女的教育上,即便費了很多心思,但跟我的期盼還是偏差很大,平日里還有許多不愉快的小插曲。可是聽了張大夫的話,我還是很開心的。我想她真的是一位慈祥的老人,不僅醫(yī)術(shù)高明,還會給人以心靈上的慰藉。
雖然接觸短暫,但是我從張大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。她已是古稀之年,但依然樂觀、陽光,是我這個年紀的人應該學習的;她執(zhí)著于自己的醫(yī)學事業(yè),即便退休,依然沒有停止自己行醫(yī)的步伐;她心胸開闊,總能與人愉快的交流;她注重修養(yǎng),臉上時刻展露著慈祥的笑容,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。
這位優(yōu)雅的老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要努力快樂的生活,不要杞人憂天。人生總是要品嘗酸甜苦辣的滋味,所以要珍惜當下,做最好的自己。(行政人事部 黃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