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學不可以已”,《勸學》開篇短短五個字就如同劍刃的鋒芒,利落地劃開籠罩學習的迷霧,以最精煉的語言道盡了學習最該堅守的東西,只要你不停止腳下的步伐,哪怕再遠再難,也能抵達心中所向,就像這個世界上有一日就能行千里的良馬,但是劣馬堅持行走十日也能到達良馬到過的地方,學習亦是如此,堅持如同手中之利器,助你斬荊棘過坎坷,走出一條獨屬自己的成功之路。
雖然每個人在學習上所衷情的內(nèi)容都各有不同,有些人喜歡在幾千年歷史長河里拾取珍珠,有些人喜歡在公式數(shù)字中感受邏輯快感,有些人喜歡汗流浹背用身體碰撞火花等等,但相同的是,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喜歡的路上走下去,靠的都是日復一日的練習。
無論是科舉還是高考,不管是古時還是如今,對學習持之以恒一直在智者、先輩乃至父母口中無數(shù)遍予以反復論證,但總有少年人以獨有的反骨對讀書學習致以天生的叛逆,認為既然世上能走的路那么多,那么讀書不過是其中一種,自以為只要是心里所想,就一定能夠成功。待行走半生,回頭再看,無不心生悔意。人總要看過世事的風雨無蔽,才能明白讀書也許真的不是唯一的出路,但卻仍然是最好最幸福的一條路,那些讀書學習的歲月就是在濁世為人最純粹的一段日子,不像成年人彎彎繞繞的關系網(wǎng),與同齡人的相遇契機只需要入班的一抬眼,簡單到只不過是在最燦爛的陽光里,碰上了最單純的人,你伴我讀書,我陪你學習,共同跨過書山坎坷和學海茫茫,終獲成長。
那些喜歡學習的人,一開口你就能感受到他氣息中的底蘊,一舉手一投足就能看到他清雅的氣質(zhì),他只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,或捧書,或低頭,備一杯熱茶,細細碎碎的陽光透過他額前的碎發(fā),整個畫面都能讓人心安下來,仿佛不經(jīng)意間就被吸入了他的磁場。
每個人的學習之路,初始時是什么都沒有的,仿佛一個人行走在一個荒蕪的世界,孤獨感讓人心生怯意,但當你以書中的萬種故事幻化成路邊青草、以形形色色的人物裝飾為四季風光、用不同的文字堆砌成喜歡的城樓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里每一樣細微的事物都是堅持學習的具象,當你回頭望,你看過的故事就在那里,你聽過的音樂也在那里,一切都原原本本的豐富著這個精神世界。
學習之初心,最初都是不明的、是懵懂的、是簡單甚至有些好笑的,但當我們在不斷往前走,明白自己學習的初心落在了哪里,那么只要堅守這顆初心,毫不動搖,你會在某天不經(jīng)意間發(fā)現(xiàn),你已抵達自己人生的初衷之地,找到了最好的自己。(設備管理中心 思雨)